秋收进入收官阶段各地多举动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全国已紧急调来24.87万台履带收割机、2352台移动烘干机直奔黄淮海,秋粮收获已过三成,各地正全力抢排、抢收、抢烘、抢种
全国已紧急调来24.87万台履带收割机、2352台移动烘干机直奔黄淮海,秋粮收获已过三成,各地正全力抢排、抢收、抢烘、抢种
目前,辽宁省盘锦市的水稻种植区已开始秋收作业,166万亩水稻借助机械化的力量迅速入库。大型水稻收割机在田间飞驰,割稻、脱粒、秸秆还田一气呵成,金色稻穗瞬间“转变”为颗粒饱满的稻谷。为了抓住晴好天气,当地与时间赛跑,加快推进秋收工作,确保提前、按质按量完成秋收任
“霜降”将至,正是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播种最佳时间和关键时期,但受近期降雨、降温“双降”影响,今年冬小麦晚播面积预计比常年增加,培育冬前壮苗的难度进一步增加。针对当前生产形势和气象条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联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制
一亩地打了3022斤!你敢信?老农民蹲在地头数棒子,手都在抖。种了三十年玉米,头回见这阵仗——秆不高,穗不稀,风刮得呼呼响,地里愣是一棵没倒。
我很着急。你也焦虑吧。麦子晚播了。晚了十多天。很多地没完。直到十月下旬。底肥成关键。稳产靠它。农技已下发。意见很清楚。底肥要充足。磷钾要加重。氮也不能少。黄淮海区说。黄淮海要高磷配。氮二十磷十五钾十。按产量分档。千二以上地块。底肥一百到一二零斤。返青前追氮。二
最近种玉米的农户圈子里,都在传一个好消息:我国刚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新品种“豫单9953”,在河南商丘的试验田里,创下了亩产3042斤的纪录——这是我国首个亩产突破3000斤的玉米品种,而且它还不是“温室里的品种”,自带“矮秆抗倒”的硬优势,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一
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超6.5亿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5%以上。但对广大种植户而言,“选种难”始终是绕不开的痛点——市场上玉米品种超千种,宣传话术五花八门,加上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高温、干旱、病害交替侵袭,选错品种轻则减产20%,重则面临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将分区挂图作战、分类精准施策、分时有序推进,强化抗湿播种、晚播应变、冬前田管,千方百计落实小麦面积,全力以赴抓好冬前管理,培育壮苗保安全越冬。
近日,由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主办的高油酸花生全产业链现场观摩暨黄淮海区花生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唐山滦州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河北省花生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24年全省花生播种面积达360.4万亩,位居全国第七位;总产量99.3万吨,位居全国第五位。其中,高油酸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抗灾夺秋粮丰收视频调度会要求,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从当前开始到“冬至”(12月21日),分区挂图作战、分类精准施策、分时有序推进,强化抗湿播种、晚播应变、冬前田管,千方百计落实小麦面积,全力
连日来的持续阴雨,让黄淮海地区广袤的田野变得一片泥泞。眼看寒露已过,往年此时,正是机器轰鸣、小麦播种的关键时节,如今却有不少地块因土壤饱和,农机无法下地,播种期被迫推迟。不少农户朋友站在地头,眉头紧锁,心里直打鼓:“这地都种不下去,明年的收成可咋办?”
玉米作为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上涌现出许多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本文将介绍当前国内表现突出的十大玉米品种,分析它们的特性及适宜种植区域,为农民朋友提供参考。
在同江市青河镇东明村的玉米地里,大型玉米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黑夜中穿梭。气象部门预测48小时内会有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种粮大户立即组织抢收。
秋播的脚步越来越近,不少农民朋友看着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小麦品种犯了难——广告说得天花乱坠,可真种到地里,要是不适合自家地块,一年的辛苦可能全打水漂。今天就结合2025年最新审定的小麦品种和各地农技站的实测数据,帮大家梳理出几类真正靠谱的“实力派”品种,还附上3个
金秋十月,我国多地陆续进入秋粮收获与冬小麦、油菜播种的关键期,此时的气温变化直接关系到全年农业生产的收尾与来年收成的基础。近期自北向南蔓延的降温天气,虽对不同区域、不同农事环节的影响存在差异,但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需要精准应对的挑战。
此次降温天气主要覆盖东北和黄淮海主产区,长江中下游覆盖范围较小。目前,东北地区秋粮产量已经形成,今年的收获进度比去年略快,再加上局部降雪量小,降温天气对当前秋收影响有限。
自2025年9月以来,我国北方多地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历史同期少见。其中,山东、河南等地的累计雨量位列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第一多,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为历史第二多,甘肃为历史第三多。
春耕临近,选种成了田间头等大事。最近市场上几款小麦品种热度飙升——从“产量王”众信麦998到“新晋黑马”周麦51号,许多示范田和农户反馈这些品种在不同土壤、旱涝条件下表现亮眼。本文把目前被广泛推荐的10个品种打个包,告诉你它们适合哪里、能达到啥产量、买种时该注
别愁!今天就给大伙扒一扒真正能打的10个小麦品种,个个都是种植面积广、产量顶呱呱的硬角色,新手老手都能用得上。
寒露已过,地里还湿漉漉的,农机下不去,小麦种不上?别急,今年黄淮海地区遭遇连续阴雨,山东、河南、山西、安徽等地的农民朋友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